主持人: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,我们为大家请来的是著名玩具研究收藏家,梁祖望老先生!
梁祖望: 大家好!今天是中秋节,过去在我小的时候,人们过中秋欢天喜地,在今天更要庆祝这个节日。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兔儿爷,给大家说说当时我小的时候玩儿兔儿爷的情况。
玩具收藏家 梁祖望先生
主持人: 说到兔儿爷,我给大家展示一下,可能很多朋友们没有见过它。您说中秋节怎么和兔儿爷有联系呢?
梁祖望: 从出土的文物里面,就发现了汉代以前的兔子的形象,怎么会流传兔儿爷的事情呢?民间传说就是兔子在月宫里面下到人间。它到了人间以后,先给人间治病,药不够吃就放在水里面,来到山东济南,济南是泉城,把草药放在泉水里面,大家喝了以后,病就好了,这是兔子的功劳,所以大家对兔子有很好的印象。大家对兔子有一个报答的心情,给它画像、塑像。民间艺人就做出了兔子的造型,你看它手拿着捣药用的药杵子。所以老北京有这个风俗习惯。兔子属于阴性的,在拜兔的时候都是小女孩,男孩子不拜兔,俗话说“男的不拜月,女的不祭灶”。
梁祖望先生收藏的兔儿爷玩具
主持人: 我们从这幅画像里面看,兔子后面是一个老虎吗?为什么要做这个形象呢?
梁祖望: 兔子的形象是很温柔的,但是没有威风,所以骑在老虎身上,兔假虎威。过去老北京玩具兔儿爷有的是骑老虎的,有的是坐金光洞的。现在的造型很多了,有骑虎的,有骑鹿的等等。兔儿爷的旗子叫单挑儿。老北京说干活一个人干就是单挑。说明兔子不是很大的威风,是单挑。是一个旗子,没有四面威风旗子。这个耳朵是可以拿下的,兔儿爷过河一摊泥,因为它是泥巴做的。这就是从这个形象演变出文化的说法。
梁祖望: 每年八月十三、十四、十五这三天在市场上,北京的古楼,北京的景山、天安门,都有卖这些玩意的。用板子搭一个台阶,三层,上面放着最高的兔儿爷,下面放着小的兔儿爷。这个就是小个儿兔爷。
主持人: 我们当时到梁老先生家里拜访的时候,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兔儿爷,还有来自各个地方的。
梁祖望: 中秋节拜兔儿爷只是北京和济南两个地方拜了。大家给兔子塑造一个兔爷的形象来祭拜,今天玩儿完了,明天就没有了。祭拜的时候有很多小故事,比方说兔爷买家里以后,十五晚上要皓月当空兔儿爷放在中间,前面有很多的贡品,有一种贡品是鸡冠花,代表灵芝草的意思,老百姓没有这么多的灵芝草所以拿鸡冠花。
梁祖望: 另外还有一个藕,必须要有芽。因为兔子爱吃豆,所以要弄毛豆。其他还有月饼,还有象征性的葡萄、石榴、苹果,石榴是多子的意思,苹果是保平安的意思,过去老百姓说多子的孙多福气。祈祷一年平安的生活,家庭和和美美。
主持人: 祭拜需要注意什么礼仪呢?
梁祖望: 小女孩点香。
主持人: 我记得有个说法是“兔儿爷打不过流氓兔”,我记得你当时问过一个小朋友,你喜欢兔儿爷还是喜欢流氓兔,他说喜欢流氓兔。
梁祖望: 流氓兔是从韩国过来的兔子的形象,能给孩子一个亲近感,制作的材料跟过去民间兔儿爷不一样的,过去的兔儿爷是用泥巴的,耳朵是可以折起来的,孩子没法拿过来玩儿。现在孩子的玩具都要拿过来玩儿。这样就影响了孩子们跟兔爷的亲近。流氓兔就不一样了,绒毛玩具也比较走俏,可以统一生产,生产工艺也要求严格,都是裁减造型,各种服装装饰都没有污染,过去老百姓充填的东西都是锯末,对孩子也不安全。
主持人: 除了兔儿爷的玩具以外,在中秋节还有什么玩具?
梁祖望: 我们小时候在中秋节一般都买兔儿爷,开一个小型的聚会,所以我在三十年代的照片也保留了下来。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准备一些玩具,主要的玩具就是兔儿爷,还有一个猪八戒。我带了一个图画过来,这个是在中秋的时候,也是买兔爷的时候附带这么一个东西,这个也是泥巴的,一敲嘴巴张开,这个玩具是只有八月十五这一天才能玩儿,受时间的限制不能够推广,好多的孩子不知道。我从小喜欢民间的玩具,所以一直保留着。
主持人: 谈了这么多有关中秋节的玩具,中秋全国各地都吃月饼赏月,您还知道还有其他的民俗活动吗?
梁祖望: 吃月饼习惯比较统一,还有一种月饼叫做团圆饼,比如说有的人在国外没来,一定要留到春节给他吃。现在买月饼还给你搭一个手表等等。过去吃月饼都是很难的,你看如今市场上比较丰富,通过现在和过去对比一下,跟以前是天渊之别。
主持人: 我们知道中秋节月饼是圆的,月亮也是圆的,代表着团圆的意思。这个节日是不是跟其他的事物有某些冲突,比如说不能吃梨?
梁祖望: 各地有各地的民俗,可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所需,演变自己的生活风俗。
主持人: 我们知道的传说有嫦娥奔月,还有其他的传说吗?
梁祖望: 传说就是嫦娥下来之后变成一个兔子,老百姓对它感谢就给了它一个造型。
主持人: 等于说这个形象还是值得我们保留,去传承文化的。
梁祖望: 但是材料应该与时俱进,古老的传说、古老的形象怎么传承下去,我们还要进行探讨。